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会面临什么问题

文章出处:高新认证机构发布时间:2020-10-20 14:40

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我们发现企业遇到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性指标不达标 1.高新领域无法界定。 因为此次高新领域的调整,原有的部分领域被删除或简化,同时新的领域在某些部分存在含糊,比如第五大类的“高技术服务业”,规定甚为笼统。所以很多企业无法找到完全贴合企业商品或技术的领域,从而导致企业在申报时出现领域选择不准确而无法历经评审的情形。 2.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缺乏。 因为我国专利保护力度仍然在完善其中,当企业具有了行业领先的技术后,一般不太愿意进行公开专利申请。这就导致很多企业即使具有附和高新领域的技术或商品,其相应的技术等也的确达到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水准,但囿于专利申请的限制,依然无法达到高新认定的要求。 3.项目归集困难。 在本次新标准下,很多企业进行项目归集时不能很好的描绘出附和高新领域的要素,导致研发项目不被评审专家所认可,从而使得该项目相关的费用等被扣除出研发费用,进而让企业出现研发费用达不到比例的境况。 (二)财务性指标不足 1.研发费用不足 对于研发费用归集,财税【2006】88号文,财企【2007】194号文均有相关规定,而本次工作指引最终设定的研发费用核算范围与会计准则并不一致,企业进行费用归集的期间存在障碍,甚至很多进行专项审计的中介机构在前期也无法明确研发费用的归集,这在很大程度上拖延了企业材高新申报进程。在此,对研发费用的八个核算范围详列如下,以供参照: (1)人员人工。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人员(也称研发人员)全年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其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社会保险不被纳入此项投入。 (2)直接投入。企业为实施研究开发项目而买进的原材料等相关支出。如:水和燃料(包括煤气和电)使用费等;用于中间试验和商品试制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模具、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商品的检验费等;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容易维护费;以经营租赁方法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等。 (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包括为执行研究开发活动而购置的仪器和设备以及研究开发项目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用,包括研发设施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 (4)设计费用。为新商品和新工艺的构思、开发和制造,进行工序、技术规范、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等发生的费用。 (5) 装备调试费。主要包括工装打算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如研制生产机器、模具和工具,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为大规模批量化和商业化生产所进行的常规性工装打算和工业工程发生的费用不能计入。 (6)无形资产摊销。因研究开发活动需要购入的专有技术(包括专利、非专利发明、许可证、专有技术、设计和计算方法等)所发生的费用摊销。 (7)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是指企业委托境内其他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转制院所、技术专业服务机构和境外机构进行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成果为企业具有,且与企业材主要经营业务紧密相关)。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的发生金额应按照独立买卖原则确定。认定过程中,按照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发生额的80%计入研发费用总额。 (8) 其他费用。如办公费、通讯费、专利申请维护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等。此项费用一般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用的10%,另有规定的除外。 2.高新收入达不到标准 企业高新技术商品的收入一般容易核算。但一些从事高新技术服务的企业则存在问题,因为原有管理的缺失,很多企业材技术服务收入并未在技术市场进行登记,或登记的合同实际收入未满总收入的60%。对于这一情形,在2008年度的认定工作中,各地机构把握的尺度并不统一。以深圳为例,科委要求该类企业在高新申报时肯定提供登记合同,而其他很多地方则并没有如此要求。但可以预见的是,在2009年随着高新认定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技术服务收入的合同肯定登记将成为高新申报的必备条件。 (三)其他指标存在问题 在本次认定过程中,有很多企业组织管理水准欠缺。比较突出的就是很多原本就具有高新资格的企业并没有相对完善的研发组织和管理制度,较多的采取的是粗放式管理,在打算相关材料的期间未能较好的进行提炼整合,使得企业在此方面不可以很好的得分。 此外,在科技与研发人员管理上,也有企业相对不完善,特别是一些科研院所转制的企业,院企不分,导致科技与研发人员无法确定人数。

免费诊断

提交信息后,专家一对一诊断服务